「Pokémon GO Tour」新北大都會再現盛況,Niantic 揭密在台長青關鍵在於強大玩家社群

  《Pokémon GO》與新北市政府合作舉辦「Pokémon GO Tour:合眾地區 – 新北市」 在新北大都會公園正式登場,吸引全球訓練家齊聚一堂,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與《Pokémon GO》團隊負責人既 Niantic 資深副總裁吳友軒 (Ed Wu)、皮卡丘合影揭幕。

   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是台灣首次打造的 Pokémon 四季主題棲息地造景,分為 春、夏、秋、冬 四大區域,象徵不同季節的生態環境。每個棲息地皆有機會遇見不同形態的 「四季鹿(Deerling)」。皮卡丘見面會也吸引大批玩家排隊參加,限定發放的 皮卡丘造型遮陽帽 更成為本次活動的熱門紀念品。

  現場還規劃了多處精心設計的 拍照景點、限定商品專區,加上人潮洶湧的互動體驗區首日就吸引訓練家進場。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致詞表示,這不僅是一場遊戲與城市文化的結合,更是向全球展示新北魅力的重要機會。

  為了迎接全球玩家,新北市政府與遊戲開發商 Niantic 攜手合作,整合 交通、住宿、餐飲、電信 等多項資源,確保參與者擁有優質的活動體驗。另外為鼓勵玩家深度探索新北市,活動規劃了十條官方遊戲路線,帶領訓練家遊覽城市多元風貌。

《Pokémon GO》Niantic 團隊專訪


媒體:台灣除了有很多玩家之外,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年長者。這樣的情況在許多其他市場並不常見。例如在英國,可能就沒有這麼多長輩會出來走路抓寶,在 Niantic 這邊,有沒有去探究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為什麼台灣的玩家、訓練家們會有這樣的特色呢?

Ed:我們針對不同的市場都會做人口與行銷研究,但這次我想從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我的父母來自台灣,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時間也都在台灣度過。直到今天仍然是 Pokémon GO 的忠實玩家。遊戲推出後,我爸爸因遊戲經常外出散步、運動、抓寶,對他的健康帶來了顯著改善。我認為這也是台灣訓練家們熱愛 Pokémon GO 的原因之一,幫助維持更活躍的生活方式。我媽媽甚至加入高雄在地的社群 LINE 群組,會經常相約一起到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那邊有個很大的環形步道,他們會成群結隊地圍繞著這個區域走路抓寶。

  當然最讓我感動的一件事,就是看到我的 8 歲兒子教我爸爸如何擊敗火箭隊的頭目。這樣的互動讓我們家族不同世代之間能夠建立深厚的情感連結。我相信這也是 Pokémon GO 至今仍受到廣泛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總結來說受歡迎的三大關鍵因素是:第一促進了身體健康,讓玩家有機會走路、運動;第二加強了社交與社群連結;第三讓家庭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對於一個人來說,身心靈的健康非常重要,而這款遊戲剛好同時涵蓋了這三個面向,因此能夠持續受到大家的喜愛。

Elaine:另外,我也想補充一些關於台灣市場的觀察。我們發現台灣人真的很喜歡走路。在台灣的孵化器(incubator)銷售情況特別好,可能與台灣的城市環境有關,因為整體來說,這裡的城市規劃非常適合步行,讓人們更容易養成運動的習慣。雖然我們觀察到許多年長玩家,但台灣的 Pokémon GO 社群其實非常多元,年輕玩家和年長玩家的比例相當均衡。因此我們認為 Pokémon GO 是一個「永恆的 IP」,因為它對各個年齡層都非常友善,且與台灣人愛走路的特性完美結合。

媒體:能否稍微透露一下從早上到現在進場的人數?可以大概透露一下目前外國遊客所佔的比例嗎?大概有多少人是來自海外的?

Ed:這個我們不方便透露。但從現場觀察應該可以看出國內外遊客的比例還蠻多元。今天早上真的看到了一條很長的排隊人龍。我們對於台灣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這麼支持這次的活動,感到非常開心。

Kaori :我幾天前就從日本飛來台灣了。即便提早幾天抵達的飛機還是完全客滿,乘客身上也都帶著很多 Pokémon 相關的周邊商品。除日本以外,聽說韓國的航班幾乎全滿,所以有些原本想臨時來參加的朋友已經搶不到機票了。附近的飯店也幾乎訂滿,就算願意加價也不一定能訂到房間。

Elaine:其實這樣的狀況並不讓我們感到意外。去年在台南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原本以為這次在新北市舉辦場地更大、周邊住宿選擇更多,應該能緩解這種狀況,但看起來熱潮依舊不減讓我們感到非常開心!整體來看活動吸引了非常多來自世界各地的 Pokémon 訓練家,而特別是來自日本、韓國的遊客比例相當可觀。

媒體:最近有外電報導提到,Niantic 可能會出售 Pokémon GO 業務的傳聞,請問今天是否有任何可以分享的資訊?

Ed:目前外界的報導都只是傳聞,因此我們不方便評論。

媒體: Niantic 其他遊戲似乎沒有辦法超越 Pokémon GO 這款遊戲當年的成功。請問 Pokémon GO 能夠持續成功的關鍵原因是什麼?

Ed:地點與現實世界的結合非常重要。我們希望玩家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 Pokémon IP 背後的創意概念。在 Pokémon GO 裡最核心的設計理念是讓大家能夠想像自己成為現實世界中的寶可夢訓練家。遊戲的成功當然 Pokémon IP 本身非常重要,是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

  然而除了 IP 之外,我們也必須將它的核心概念—也就是「成為訓練家」的幻想與現實世界相結合,讓玩家能夠親身體驗。另一個關鍵要素是遊戲設計確保玩法與現實世界緊密相連。例如補給站和道館的設計結合實際地標,讓玩家在虛擬與現實之間建立聯繫強化沉浸感。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玩家社群的力量。

   Pokémon GO 擁有龐大的玩家社群,讓遊戲的體驗更加獨特。大家彼此鼓勵、互相影響,讓「外出探索、捕捉寶可夢」不只是單純的遊戲玩法,而是一種能夠共享的體驗。特別在台灣更加明顯。台灣的玩家熱情參與,並且透過遊戲建立起許多新的社交連結,這種現象是 Pokémon GO 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很難被其他遊戲複製的強項。

媒體:關於活動票券似乎並沒有提供一些專門針對倉庫管理的優惠方案。很多玩家在活動中會遇到倉庫滿了的問題,為什麼票券中沒有包含這方面的額外福利,例如增加 Pokémon 存放空間的方案?

Ed:我們確實有推出一個新的功能,讓玩家在遊玩過程中可以逐步解鎖新的紅利或功能。不過對於存放空間這個部分,感謝你的建議,我們之前沒有特別考慮這點,但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想法,我們會納入未來的參考。

媒體:關於未來的遊戲玩法創新。目前很多老玩家已經玩了很多年,現在的主要玩法就是去抓新的寶可夢、探索新的地點,或者收集異色寶可夢。請問未來會有更多新的遊戲玩法嗎?

Ed:去年 Pokémon GO 近年來最大的更新之一——極巨化與超級極巨化機制。這是對戰鬥系統的一次重大改動帶來了新的遊戲體驗。我們知道遊戲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把更多創新帶到玩家的實際遊戲體驗中,無論是在戰鬥還是其他方面。

  此外我們也會持續改進遊戲內的一些核心功能,特別是玩家非常喜愛的內容。例如重新設計了 Pokémon 圖鑑的外觀與特效,現在當玩家捕捉到新形態的 Pokémon 時,能夠更直觀地體驗這些變化,也會有更清楚的提示告訴玩家還需要收集哪些 Pokémon 才能完成圖鑑。

  我們也在持續改進遊戲內的核心功能。我們為 Pokémon GO 能夠保持新鮮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社群的力量。我們的遊戲社群與玩家之間的連結,讓遊戲能夠不斷延續。例如好友列表中推出了一項新功能,讓玩家能夠即時看到哪些好友正在進行團戰,並直接加入他們的對戰。我們未來也會持續探索如何讓 Pokémon GO 的社交體驗更加豐富,強化玩家之間的互動。

  九年前 Pokémon GO 推出的時候,我當時還是一名工程師負責遊戲的開發工作。這些年來我歷經了許多不同的角色,但始終不變的是我們會持續創新,讓 Pokémon GO 持續進化,帶給玩家更多樂趣。

媒體:這次是台灣第二次舉辦 Pokémon GO Tour,上一次應該是在 2022 年於高雄舉辦。從那次到現在,活動的內容與玩法有了哪些演變?在設計活動時,你們的想法與當時相比有哪些不同?

Ed: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不斷改進 Pokémon GO Tour、GO Fest 和 GO Wild Area 三大實體活動。我們策略是先舉辦一場獨家線下活動,讓玩家親身體驗,再將其轉換為全球性活動使更多玩家參與。有點像好萊塢的電影首映會,打造獨家的沉浸式體驗,讓成千上萬的玩家聚在一起,與朋友、家人一起探索 Pokémon GO。這也符合我們當初開發這款遊戲的願景——讓人們走出家門,親身體驗現實世界中的冒險。

舉辦這類大型活動需要投入大量心力。我們需要確保活動場地、公園設施、餐飲服務,以及電信訊號的穩定性,同時也要讓 Pokémon GO 的遊戲內容與活動場地緊密結合。例如設置特殊補給站或專屬活動,讓玩家更有沉浸感。這樣的活動通常需要 12 到 15 個月的規劃時間。

這些活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玩家社群。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活動,展現 Pokémon GO 最理想的遊戲體驗,而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一個熱情的玩家社群。因此,台灣成為了舉辦這類活動的絕佳地點,每次來到台灣,我們都能感受到玩家的熱情,使活動更加盛大與成功。

Elaine:2022 年高雄活動還受到 COVID-19 疫情影響,當時必須對活動內容做出調整。今年的 GO Tour 規模更大加入了新的玩法,例如讓玩家能夠更深入地探索城市特色。我們希望遊戲內容可以與每個舉辦城市的特色結合,讓遊戲體驗更豐富。也從當地文化中汲取靈感。由於農曆新年剛過,活動設計融入了許多紅色與喜慶的元素。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活動與當地文化結合,為玩家打造更具特色的遊戲體驗。

媒體:有提到社群互動的元素非常重要,例如送禮物的功能。請問是否考慮過增加「一鍵收取禮物」的功能?或者提供永久擴大禮物存放上限的選項,類似於購買背包擴充的方式?目前遊戲內偶爾會推出限時活動暫時增加禮物存放上限,例如從 20 個提升到 40 個或更多,但都是短期的並沒有永久性的擴充方案。如果曾經考慮過但沒有實施的話,可以分享一下不這麼做的理由嗎?謝謝。

Ed:關於「一鍵收取禮物」以及擴大禮物存放上限確實有考慮過。我們並不反對這樣的概念,但如果要推出希望能夠一次做到最好,確保它真正符合遊戲體驗的核心價值。

  其實我對禮物系統特別有感情,因為當初我是與團隊一起開發這個功能的人之一。最初想法只是讓玩家能夠互相交換道具,但感覺缺少了一些溫度和特色。在思考如何讓這個功能更符合 Pokémon GO 的精神時,最後決定讓禮物來自補給站,並附帶該地點的明信片。這樣,玩家之間的互動不只是單純的物品交換,而是一種分享「地點」與「故事」的體驗。

  我們知道有些玩家會覺得開禮物的動畫比較費時,但我們希望能夠保留這種儀式感,讓禮物的來歷顯得更有價值。同時也理解玩家對效率的需求,因此我們會思考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關於禮物存放上限的問題,我們在一些活動中確實有過臨時擴充的嘗試。就像遊戲中的其他數值設定一樣,我們會不斷評估這個上限是否處於最佳狀態,未來也可能透過不同的方式進一步測試,找到最適合的調整方式。我們會優先考慮「如何讓玩家更容易互動」。

媒體:遊戲即將迎來第十週年,許多玩家將遊戲內的訓練家視為自己在虛擬世界中的化身,而服裝與造型也是玩家表現自我的重要方式。不過,近年來有些玩家反映,角色的服裝設計似乎逐漸偏離了當初的風格,與玩家的自我認同感產生了一些距離。請問是否有計畫在十週年時,進行遊戲內 3D 模型的更新?或者有其他計畫來提升角色系統的自由度與設計感?

Ed:您剛剛提到的問題確實很有道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過去一年內,對角色系統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版。我們希望玩家能夠更自由地設計自己的角色,讓訓練家的外觀更加個人化。

  我們了解到,有些玩家希望角色能夠忠實反映自己的現實形象,而另一些玩家則希望角色能夠展現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基於這些需求,我們去年大幅度重寫了角色系統的代碼,不僅調整了角色模型,也重新設計了服裝與道具,使其能夠更好地配合新的角色自訂功能。

  當然,目前的系統還不算完美,我們仍然持續進行優化與調整。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玩家擁有更多選擇與更高的自由度,使他們能夠真正認同並投入自己的角色。不論是希望角色反映自己的現實形象,還是創造一個理想中的自己,我們都希望提供足夠的選項,讓每位玩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

來源:遊戲基地